当前位置: 首页 > 系部新闻 > 正文

【特色活动】红色记忆 青春颂歌(十四)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4-10-30 】

讲好红色故事,赓续红色血脉,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《伟大女性解秀梅》。

讲述者:24早教1臧雨欣

学前教育与戏剧系

伟大女性解秀梅

当我们回望历史的长河,会发现有许多英雄人物,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,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。他们的一生,是对革命信念的坚守,是对民族未来的执着追求,今天我分享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,她的名字叫解秀梅。

她是志愿军第68军第202师政治部文工队队员。抗美援朝战争中,她不顾自身安危,英勇保护伤员,荣立一等功。.1932年,解秀梅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家乡解放后,她参加了业余剧团。深受刘胡兰精神鼓舞的解秀梅光荣入伍,成为一名文艺战士。1951年,解秀梅随部队入朝作战。她和男兵一样,负重跋山涉水,在连续18天的行军中,不仅没掉队,还经常帮助身体弱的战友扛背包、背米袋,被评为行军模范。文工队除了行军打仗,还要做宣传鼓动工作。一次,解秀梅随队到前沿阵地演出,遭到敌机轰炸,乐器都被炸飞了。飞机刚过去,她就用碗筷、脸盆当乐器,边敲边唱。她还把战友的英雄事迹编成快板、三句半等文艺节目,受到官兵的热烈欢迎。1951年11月下旬,上级派解秀梅和几名队员到前线护理伤员。在手术所的日日夜夜,她把全部身心倾注在对伤员的护理上。11月30日下午,9架敌机突然对手术所驻的村庄进行轰炸。正在山上打柴的解秀梅急忙奔回驻地。她冲进病房仔细搜索,发现身负重伤的排长李永华还没来得及转移,随即背起他往外跑。刚跨出屋门,两颗汽油弹就落在屋顶,病房顿时被大火吞没。解秀梅奋不顾身营救伤员的事迹,受到志愿军总部的表彰。彭德怀司令员曾握着她的手说:"小鬼,不简单呀,有点花木兰的味道。

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。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,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。一代青年,有一代青年的责任。世界上没有救世主,也没有神仙上帝,要创造大家的幸福,只有靠我们自己。少年应有凌云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。"生如夏花,灼灼其华"。青年当以青春为底,用奋斗作笔,创激昂青春。青年当立志,立志当立远。新征程新赶考,青年也应心系家国,以更加昂扬的精神、更加强烈的担当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交出青年的优异答卷。